看慣了飛彈大砲滿天飛,或是完全沒有 G 力考量的可笑空戰電影後,這部電影則回歸到戰爭的最基本原素:人。乍看之下,這部電影似乎有一個頗炫的名字,但是它的英文片名:「Black Hawk Down」才忠實呈現了這一場悲劇,也血淋淋的再一次告誡人們自大時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1993年,美國在非洲之角

1991年,索馬利亞發生暴動,首都摩加迪休陷入無政府狀態,接著南部又爆發了內戰,引發嚴重饑荒,美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和中情局駐摩加迪休站的工作人員乘直升機撤離,聯合國為保安全也停止了饑荒救助行動。1992年底,布希總統派25000名部隊開赴索馬利亞以保護聯合國救援物資的發放。隔年5月,由於救援工作進展順利,美國撤出了大部分部隊,把索馬利亞交給了聯合國維和部隊。聯合國任命退役的美國海軍上將喬納桑,霍維為聯合國駐索馬利亞的高級代表。但是,法拉赫‧艾迪德的索馬利亞民族聯盟已經成為摩加迪沙最有實力的力量。6月初,24名巴基斯坦維和人員在檢查艾迪德的電臺時被殺害。不久,霍維發佈逮捕艾迪德的命令。7月中旬,美軍向艾迪德的指揮中心實施飛彈襲擊後,索馬利亞民族聯盟向美國宣戰。為解決延宕已久的內戰問題,甫上任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決定捉拿艾迪德。
美軍雖撤出了大部份的部隊,然而留下來的部隊卻是精銳中的精銳:75步兵團,或是叫做游騎兵(Rangers)、海豹(SEAL)部隊的第6小隊,以及最神秘的三角洲部隊(Delta Force)。這些部隊都是美軍陸、海軍的特種部隊,由他們來執行這項行動再適合不過。
代號「艾琳」(Operation Code Irene)的捉拿艾迪德計畫中,美軍將出動遊騎兵部隊、海豹小隊及三角洲特種部隊,配合UH-60特戰直升機將成員索降至目標點,在壓制目標區後,軍用卡車及悍馬車隊將駛入目標點帶走人質,而火力支援工作則交由綽號小鳥「Little Bird」的AH-6直升機負責,機上裝有大量火砲可適時的提供火力支援。曾有人認為應該派遣輪型裝甲車執行任務,但是被美軍高層以會破壞行動隱密性為由而否決,殊不知此一決定造成後來的悲劇。

計畫趕不上變化

10月3日下午,美軍突擊部隊分乘數架直升機前往目的地,而地面部隊則先行出發,並在目標區附近等候突擊成功。捉拿人質的行動堪稱順利,除了一名遊騎兵不慎摔傷。由於傷勢嚴重,因此決定先將傷兵送回基地,其他人才隨後撤出。領頭的指揮官先前就多次擔任UN的押車官,可說是行動中對摩加迪休街道最熟悉的。他事先已經規畫出一條最短的路徑以方便撤離。正當事情的發展看似都依照美軍的規畫時,命運卻丟出一顆顆的變化球讓美國人應付。索馬利亞民兵接連擊落兩架美軍直升機,造成機組員慘重的傷亡。事實上,民兵用的不是先進的防空飛彈,而是原始的反戰車火箭。這種武器看似無用,但是就在行動前一星期,它就擊落另一架直升機,也讓美軍警覺到這種武器的致命性。如今相同的結果再度發生,只是美軍這次沒那麼好運了。
直升機的墜落意外打亂了美軍的作戰計畫,更要命的是美軍車隊還在迷宮般的摩加迪休市區瞎繞,每走錯一次路,美軍全滅的機會就多了一點。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曾提出戰場之霧」(fog of war)的概念,意指對戰場的整體資訊不足,包括對於戰場的整體地形、天候狀況的不了解,也包括對於其他我軍與敵軍的分布資訊不了解,小兵可以不知道,但是帶兵官不可不知,位在戰場後方的指揮高層更不可不知,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指揮高層希望先救較遠的受困者,而管制機則想救另一架,但是地面車隊卻只想回家!沒多久,美軍車隊已有8人陣亡,8人重傷命危,而每一輛車都有輕重不等的損傷,車隊基本上已失去戰鬥力,因此押車官決定抗命,直接車隊帶回基地。而留在目標區附近,無法隨行的遊騎兵、三角洲部隊則步行前去,救援受困美軍。但是另一架墜機就沒這麼好運,他們遠離友軍,機上人員先前早已離開,剩下則已陣亡,只有重傷的機長還活著,但是有兩位三角洲隊員卻願意前去支援。幾經折衝,指揮高層同意了這項自殺任務。兩位隊員一落地後馬上抬出重傷的機員並盡可能拖延時間,然而這種努力只是一場壯麗的悲劇。兩位隊員被擊斃,倖存的駕駛成為俘虜,戰死者則被曝屍遊街,讓華府丟盡臉面。原先計畫只有讓美軍在30分鐘內完成,至多不超過2小時,然而,美軍待在戰場已經超過3小時,而且,還要再待多久沒人知道。


黑夜之後

由於車隊已經先行返回,剩下的美軍部隊只能在直升機附近建立據點,以等待後援。而索馬利亞民兵在車隊離開後,大量集結到美軍防守據點,所幸美軍憑藉著優勢火力及裝備,擊退數波攻擊,勉強保住一命。打從第一架直升機墜落開始,美軍指揮官就下令第10山地師的三個步兵連待命。但是當車隊傷痕累累的回到基地後,美軍再沒這個膽子開著悍馬車去執行任務,因此美軍高層開始尋求外援。
美軍找上在摩加迪休另一頭的馬來西亞與巴基斯坦部隊,商請他們派出裝甲車及戰車。然而一來,三方分在城市的角落,使集結時間嚴重拖延;二來,語言不通加上指揮權責不明,更使時間流失。好不容易,在午夜11點半左右,救援車隊終於出發。然而一路上路障不斷,迫使車隊必須改道,更誇張的是,原本要用來突破路障的戰車這時卻因為害怕遭到攻擊而拒絕往前衝,到後來還臨陣脫逃。好不容易,車隊終於抵達部隊集結點,將正與索馬利亞民兵對峙的美軍給接上車,然而由於位置不夠,一部份的美軍步兵甚至得跟著車跑,還好押車官發現趕忙把人弄上車,才沒再增加傷亡。好不容易在破曉時分,車隊與一干人等終於抵達巴基斯坦的基地。總計在這場戰鬥中,美軍一共有19人戰死,而索馬利亞方面則估計約500人,但是一般相信索馬利亞的戰死人數一定數倍於此。

餘波

整體而言,雖然美軍捉拿人質的戰術目標已達成,然而單一戰役裏19人的戰亡人數仍讓美國人無法接受。而且此次戰役裏,美軍派出的是特種部隊,其中還包括最神秘的三角洲、海豹部隊,19人的折損對美方而言是莫大的損失,更麻煩的是見光死的幾支部隊如今全曝了光,也迫使美軍不得不結束在索馬利亞的任務。也因為如此,隔年在盧安達爆發的種族屠殺,美國未再派遣任何部隊前往該地,三個月內計有80餘萬人慘遭殺害,更不知讓美國遭受多少責難。
在這場行動中,美軍最大的變數是兩架直升機的墜毀,迫使指揮高層必須一再變更計畫,陷車隊於險境中,幾近全滅。倘若一開始美軍有將這樣的變數考量進去,或是以其他車輛代替,或許悲劇成份會少一點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1a2 的頭像
    m1a2

    決定長住台灣的北極熊

    m1a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