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世紀,戰艦的發展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1906年,一種全新的戰艦出現了,也就是世所週知的無畏艦。它的名字源於英國海軍的「無畏」號戰艦(HMS Dreadnaught)。它採用了統一型號的重型火炮,以及高功率的蒸汽輪機,排水量 18110 噸,最高航速達21節。無畏號的下水,加快了各國海軍的競爭。德國、美國紛紛採用無畏號的標準建造他們的水面艦隊,而此類戰艦也被統一命名為「無畏艦」。 在當時,戰艦就是一國國力的代表,因此除了原有的列強外,一些有意爭奪區域主導權的國家,也紛紛購進此型戰艦,因此巴西、阿根廷、智利等等也都擁有無畏艦。此時是戰艦最風光的時代,各國的海軍實力都是以戰艦數目的多寡來衡量。 1914 年,德國有14艘無畏艦,英國有21艘,美國和法國各有 10 艘,俄國和日本各有6艘,義大利有4艘。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艦可為此時的典範,她裝備了8門14吋的巨炮,射程約13公里,是普通戰艦火炮射程的 3 倍。而且她還改用重油主機,航速可達21節,航速快且續航距離更遠。而隨後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德兩國為爭奪制海權,也爆發了數次的大規模海戰,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場,當屬 1916 年的日德蘭海戰,英、德分別派遣28及16艘戰鬥艦及其他數十艘各型艦隻參戰。斯役中,雖然英軍損失較多艦隻,但是卻成功封鎖德軍的公海艦隊取得制海權,也及時挽救岌岌可危的英國本土。

一次大戰結束後,艦砲主義仍主宰各國的海權思想,1920-1930年代,美、英、日等國仍續造戰艦。期間雖有華盛頓公約的限制,但是實質效應並不大,一俟條約期滿,各國既大又新的戰艦又陸續巡弋各大洋,試想,動輒數萬噸的艨艟巨艦在自家門口走上一遭,這還不夠令人膽戰心驚嗎?如果是再來個半打一打的那就更恐怖了,因此戰艦在外交上的震懾力量是無可比擬的,因此這此時期的列強都在計畫各種新艦,其中日本可以說是最忠誠的擁護者。日本在 1936 年退出條約後,積極建造新艦,其中大和級可以說是當中最大的計畫,大和、武藏的排水量達 65000 噸,搭載 9 門 18 吋砲,迄今仍穩坐世界第一大戰艦的寶座。就在戰艦仍被各國海軍視為掌上明珠時,航空母艦此一艦種已悄悄出現在艦隊系譜中,並逐步進行實戰化,但是在艦砲思潮下,航母仍活得很辛苦。1941年12月7日,日軍以六艘航空母艦為首的特遣艦隊從600多公里外的海上奔襲美軍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2百多架的戰機讓9艘戰艦不是化為燃燒的鐵塊就是成為港口阻塞物。稍後,英國的太平洋艦隊也被日軍在馬來西亞外海送進海裏,其中包括全新下水的威爾斯親王號戰艦,此刻,戰艦的喪鐘已然敲響,只是各國層峰尚未查覺罷了。

危機就是轉機,沒了戰艦的美國,開始嘗試以航空母艦編成作戰艦隊,而以巡洋艦等其他艦隻在外圍編成護衛群,沒想到這樣的組合竟獲致重大的成功,也使得美軍馬上中止正在規畫用來對抗「大和」級的「蒙大拿」級戰鬥艦,還將預備造為重巡的艦體改為航空母艦。而當1942年底美軍戰艦陸續重返戰場後,已改執行艦隊護衛艦或是提供登陸時的火力掩護,而不再是艦隊的主力。但是在大西洋,戰艦仍有巨大震懾力。1941年5月,英軍本土艦隊展開三天的追逐戰,目的就是為了將當時西半球最強大的戰艦─俾斯麥號擊沉。而俾斯麥號也的確是一個可敬又可怕的對手,英軍的胡德號戰鬥巡洋艦被俾斯麥號的幾次齊射後就慘遭擊沉,艦上千餘位官兵僅有數人生還,其他的艦隻也是非死即傷。新仇舊恨讓英國人巴不得把俾斯麥號開腸剖肚、銼骨揚灰,以洩心頭之恨。雙方在北海上玩了3天的貓捉老鼠後,終於讓英國人逮到機會,先是幾枚機載魚雷把俾斯麥號的舵打壞,接著再一擁而上,終於讓她長眠大西洋。而俾斯麥號的姐妹艦鐵必制號則長期駐泊在挪威,形同軟禁。然而英軍仍不放心,發動多次空襲,最後終於在1944年將之擊沉於泊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1a2 的頭像
    m1a2

    決定長住台灣的北極熊

    m1a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