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上台以來,大幅更動前任政府的施政,尤其是在外交國防的領域上。其中在國防政策裏,潛艦一直是藍綠雙方的攻防焦點,一向親中的藍營除極少數軍系立委外,多數都傾向將之刪除,但又不好明說,因此一直以拖待變。而馬政府上任後,潛艦政策更成為其國安核心幕僚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提出四項理由來質疑潛艦在台灣的實用性:

(1) 不適合台海作戰環境
(2) 成本高,獲得期程長
(3) 屬攻擊性武器,有破壞「和平」之虞
(4) 貨源無著落

整體而言,四項理由可以化約為兩大組,(1)、(3)是一組;(2)、(4)又是一組。

首先是第一組,台灣島四週除了東部海域較為深廣之外,其他的地區都屬平淺的大陸棚地區,對傳統潛艦是極適合的操作環境。在國外,德國週邊海域全是大陸棚地區,波羅的海一地的平均深度更只有55公尺,然而兩次大戰期間,德國的水下艦隊險讓英國投降,英國不知有多少艨艟巨艦淪為波臣。而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美日兩國的水下艦隊擊沉對方的船艦噸位數高的另人咋舌,到了戰爭末期,日本週邊完全被美國封鎖,日本本土的補給一度只能用木桶讓其順著洋流漂回本國。而在福克蘭群島戰爭期間,英國僅憑兩艘潛艦就把整個阿根廷水面艦隊給鎖在港內、而阿根廷的潛艦雖然沒有獲致戰果,然而卻牽制大批英國艦隊,使之無法有效支援登島作戰。中國在建國不久後,也曾大量建造潛艦來防禦領海,潛艦得戰略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若說潛艦不適合台灣絕對是睜眼說瞎話!

而台灣極度仰賴國際貿易,因此海運航線的暢通與否,絕對攸關台灣的生死存亡。未來,中國一旦對台動武,取得台灣週圍制海權,以封鎖政策逼降台灣,使之不戰而屈人之兵將是最高戰略指導原則,而潛艦具有突破封鎖能力,是台灣的少數戰術籌碼,豈有不造之理?而美國多個戰略智庫也都認為潛艦之於台灣,是有效的防禦性武器,對建構台灣不對稱戰略有極大助益,因此建議擁有。一些統派說台灣意圖擁有潛艦就是在製造對立、破壞和平,那對岸一千多枚短程彈道飛彈瞄準台灣難道就不是破壞和平?台灣擁有潛艦的目的很簡單,只是要自保,這是一項投資,一項保險,在中國沒有放棄武力犯台意圖前,讓台灣擁有足夠的自保力量絕對是首選。

再來是第二組,潛艦在之前的軍購預算中佔有極大的比例,而這也是藍營用以反對的理由。但是深入觀之,海面下複雜的水文狀況造就潛艦的高隱密性,而且越是在淺海,越是在交通繁忙的水域,偵知潛艦的難度就越高。因此即使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潛艦依然極難被偵測。而潛艦與獵潛之間的投資比重是相差很大的,一旦台灣能擁有數騷潛艦,對方勢必要增購反潛設備,無形中牽制其他軍事預算,對台灣安全也有幫助。而沒貨源以及取得時間過長方面,台灣的造船工業一向非常發達,對於製造潛艦使用的抗壓鋼材自是沒問題,其實當時潛艦國造的聲音出來時,中鋼在評估後認為可以接下承造工程,而在電戰、動力、武器等系統方面,美國已經承諾將協助台灣取得,只是面對馬政府的反對態度及親中立場,難免有所遲疑,故將之推遲。而台灣在長年操作劍龍級潛艦後,已充份掌握其技術,並能製造備料,因此台灣製造應該沒太大問題。

而現在台灣遭逢經濟不景氣,馬政府一再想辦法要擴大內需以振興經濟,若能爭取潛艦在台灣組裝,一方面可以提供台灣工作機會,二來也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一舉數得。而獲得期程長方面,也可透過相關技術引進,縮短研發時間,或是引進中古潛艦再進行性能提升以填補戰力空隙,再依序發展潛艦建造的相關計畫。南韓的造船能力現今已能完全滿足水下、水上艦隊的建造能量,便是長期推動艦艇國造的成果。南韓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潛艦具有可訓可戰、可攻可守的巨大戰術彈性,而且又符合現今台灣的作戰環境,絕對是一項划算的國防投資。馬政府口口聲聲說要如何悍衛台灣、保護中華民國,但明擋暗阻的就是不讓相關計畫過關,又怎能不讓人對你的護台決心起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1a2 的頭像
    m1a2

    決定長住台灣的北極熊

    m1a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